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航天博物馆挂牌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12月10日,河北省侨联领导和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领导共同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航天博物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揭牌。这标志着河北省侨联组织服务侨界群众新增一家重要平台,该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将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党委书记郝玉龙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代表学校向省、市侨联领导和侨联委员、侨界代表出席揭牌仪式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多年来省、市侨联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他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在打造航天特色校园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按照中国侨联、河北省侨联要求,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航天博物馆建设,强化对交流基地的监督管理,不断挖掘航天精神、‘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精神等文化内涵和精神宝藏,注重完善和发挥文化交流基地的功能,普及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强化创新意识,把航天博物馆打造成为适应时代发展、切合侨胞需求、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更大贡献。”
揭牌仪式上,河北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孙晋康表示,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凝聚着广大侨胞的心血和汗水,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中,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22人都是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航天博物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揭牌,彰显出我省宣传红色文化的窗口更加宽广、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更加悠长、团结引领侨胞的平台更加开阔,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孙晋康对该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以后发展提出要求。一要牢记主题。要以“侨与中国梦”为主题,以弘扬中华文化为核心,以华侨文化为纽带,通过航天博物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要突出特色。航天博物馆要把“航天精神”与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让博物馆成为海内外侨胞了解河北、了解“航天精神”的主阵地。三要着力争先。要秉承和发扬“航天精神”,着眼服务侨胞、服务大局,不断提升博物馆在全国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助力中华文化和燕赵文化走向世界。